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工作,持续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总体进展
我市推动“双创”发展、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工作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福厦泉自创区考核评估厦门片区连续第三年居全省第一;全年R&D经费投入强度预计3%;净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4家,资格有效总数超过2280家,占全省35.08%;新引进落地6个大院大所名企项目;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7件;厦门生物医药港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1.科技创新战略地位显着提升。积极参与市委面向2035战略谋划,成功争取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全市发展“核心战略”,放在核心位置,成为重中之重。编制并启动实施高质量发展超越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确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新定位,明确未来5~15年阶段工作目标,推出建设“厦门未来科技城”“厦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重大创新应用场景”等一批标志性、抓手型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深化先行先试探索,新推出25项创新事项,新增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举措,累计已有26项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11项为“双自联动”举措,占全省92%。打造“双自联动”2.0版,出台《365bet手机app下载_365bet现金赌场_365bet新英体育深化“双自联动”工作行动方案》,推动核心区火炬高新区参与“双自联动”工作体系,形成“三方”联动新格局。集成电路双创平台已累计入驻企业236家,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保税研发试点已拓展到20家企业,流片保税(已付汇)金额1700万美元。
3.重大创新载体平台加速落地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签订市校共建协议,启动首批七大项目群20多个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项目;新策划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新引进落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广州呼吸研究所、微软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公共服务平台等6个研发机构和平台项目,积极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来厦设立分支机构。2019年以来,已累计引进落地中科院计算所、新松机器人等9个大院大所名企项目,预计总投资20亿元,3~5年内预计将在厦孵化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产值超过100亿元。
4.未来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组织开展“365bet手机app下载_365bet现金赌场_365bet新英体育未来产业发展研究”重点课题调研,梳理整合出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八个未来产业。面向未来产业,启动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实施39个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6.2亿元。启动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未来显示研究院加快建设,柔性电子研究院与厦门大学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实施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支持智能医疗、智慧防疫、线上协同办公等各类场景应用项目27项,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在厦门远海码头投入使用,我市自主创新成果—国产首支宫颈癌疫苗在厦先行示范应用。
5.科技成果加速生成与转化。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第一时间向5724家次科技企业拨付研发费用补助资金9.72亿元,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实施了13000多项研发项目。2020年全市新增专利授权29598件,同比增长28.61%;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534件,同比增长58.93%。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9件,为全省平均值的3倍、全国的2.42倍。修订出台《365bet手机app下载_365bet现金赌场_365bet新英体育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规定》,升级推出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培育技术经纪人等22条具体措施,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立项支持104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签约70项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项目。新认定236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同比增长44.79%,相关项目2020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15.31亿元、缴纳税收10.99亿元。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全年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5793项,合同金额116.14亿元,首破百亿元大关。
6.“三高”企业培育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入库培育“三高”企业2512家。建立“每月可申报政策导航”制度,有力提升政策知悉率和覆盖面。推进落实领导挂钩帮扶机制,2020年全市各区、各部门累计实地走访“三高”企业19959家次,收集企业需求9995项,解决企业需求9969项。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力度,动员、辅导1060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创历史之最;其中908家通过国家认定,实现净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4家。新培育124家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5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全市累计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68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33家。1~12月,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收2647.89亿元,同比增长8.91%;其中460家企业营收增长超过50%,258家增长超过100%。
7.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新跃升。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发布《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全方位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广度,部署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会现场签约“海峡两岸(厦门)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等20个高能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达97.69亿元。厦门生物医药港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2,并在龙头竞争力单项榜单中排名第八。预计全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产值770亿元,同比增长15.86%。
8.创新创业环境加速优化提升。一是推动创新创业载体高质量发展。新培育国家示范性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2家,新增1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首批授牌28家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提升科技金融产品效益。健全“365bet手机app下载_365bet现金赌场_365bet新英体育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新增发放科技信用贷款5.49亿元、科技担保贷款14.56亿元、科技保证保险贷款3.05亿元,新增科技保险保额157亿元,受益企业1000多家次。累计发放科技担保贷款、科技保证保险贷款等达到127.54亿元,科技保险保额达到561亿元,有力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是不断提升外国人才管理服务水平。获批在厦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换用汇便利化政策试点以及“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发权限。全省首创设立“外国人才工作、居留许可‘一件事’联办窗口”,将原来需要到科技、公安两个部门、两个地方办理的两种许可一窗通办,真正实现了“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
9.科技抗疫情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出台《关于扶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生产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若干措施》,推出提前拨付研发费用补助资金等30条强有力精准帮扶措施。第一时间启动32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研发的检测试剂产品目前已取得国内Ⅲ类注册证3项、欧盟CE注册等国际认证90多项,宝太生物等18家企业进入商务部新冠诊断试剂出口企业名单,厦门大学牵头研制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入临床二期,为国内国际疫情防控贡献厦门力量。推出研发费用补助政策“无需申报、直接兑现”试点,并提前兑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产业化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2421家次企业提前3~6个月获得4.86亿元奖补资金,大大增强企业复工复产信心。目前,“无需申报、直接兑现”政策已复制推广到各类荣誉称号奖励、企业稳岗补贴等全市49项惠企政策。
三、2021年工作重点
总体思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等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高质量发展超越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着力建设“未来科技城”、打造重大创新载体、发展未来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标志性、抓手型工程,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增强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力争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3.1%,新引进落地大院大所名校名企项目5个,净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0件。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1.谋划推进科技创新综合改革。以“创新发展年”为契机,增强城市创新意识,浓厚创新氛围,谋划推进科技创新综合改革,探索成立365bet手机app下载_365bet现金赌场_365bet新英体育科技创新委员会,全面树立创新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为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做好准备。
2.全面启动“未来科技城”建设。对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组建项目储备库,加快策划、推进“虚拟大学园”“未来生活科技馆”等首批项目;出台专项政策,策划省、市、区联合专项;充分借助“外脑外力”,科学谋划、编制“未来科技城”规划,凝聚国家、省、市、区及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高标准、高规格建设“科、产、城、人、用”高度融合的“未来科技城”,打造新发展格局标志性工程。
3.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标深圳、浦东示范(引领)方案,着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引才用才机制等方面策划、生成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案例。深化“双自联动”,推进实施“双自联动”升级方案,强化核心区火炬高新区与自贸区的对接联动,探索“合作园区”“试点园区”以及“平台+产业”等新型合作机制。做强做大集成电路双创平台、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策划建设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平台,加快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平台+基地”建设。深化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化院所管理制度,研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所有制改革。
4.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围绕“八大”未来产业,分步编制出台产业规划,启动未来产业园建设,策划设立“未来产业首席科学家专项”,有针对性地开展补链强链扩链行动,引导企业、资本向未来产业集聚。依托新型研究院、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促进上下游配套和产业集群内资源整合。加快柔性电子、未来显示、人工智能等支撑性研究院建设,启动建设细胞治疗研究中心,布局新建一批产业急需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国家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5.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力度。加快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强化科技金融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力争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深入推进“三高”企业倍增行动,健全领导挂钩帮扶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增资扩产,实现倍增发展。
6.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嘉庚创新实验室建设,筹建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来厦建设分中心,谋划国家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试验区。强化科技招商引智,推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德国思爱普、TCL华星光电、西安交大等一批大院大所名校名企项目尽快落地,策划生成一批新项目。加快中科院苏州医工所、IBM Watson Build创新中心等一批已落地重大研发机构建设,争取早出成效。推进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工作。
7.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成为工程(应用)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鼓励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牵头组建多元投资主体的新型研究院或产业技术研究院。
8.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机制,形成场景应用“需求清单”与“能力清单”,促进需求与能力的对接。策划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集成与示范应用。鼓励技术成果交易,加快中国技术交易所海丝科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动设立中科院STS(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厦门专项,推动中科院系统科技成果来厦转化。
9.拓展科技开放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策划建设“厦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基地,探索共建开放共享科创孵化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国际协同创新中心,策划建设中以合作产业园。持续优化外籍人才管理服务,策划建设国际科学家工作站,健全外国人才工作、居留许可“一件事”联办窗口,争取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适当放宽申请条件。
365bet手机app下载_365bet现金赌场_365bet新英体育科学技术局
2021年1月22日